矽谷銀行,一家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的美國中大型商業銀行,曾是矽谷地區存款最豐富的銀行之一。從2019年至2022年,該銀行見證了其資產的三倍增長。然而,正是這種快速的資金流入迫使銀行尋找新的投資管道以產生收益,以支付給存戶的利息。為了提高收益,矽谷銀行投資了至少1,000億美元於美國政府的長期公債。這種將「短期存款」用於「長期投資」的策略,最終導致了一系列投資決策錯誤,這些錯誤的比例高達銀行存款的67%以上。這讓人思考,如何在追求增長的同時,有效地平衡風險與回報,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。
債券非百戰百勝,矽谷銀行教訓,利率揮斧致命
債券通常被視為安全的投資,但為何矽谷銀行卻在債券上遭遇巨大虧損?關鍵在於利率的急劇上升。當五年期公債的持有利率升高2%,虧損可達8.97%。實際上,聯邦基準利率從0.25%飆升至4.75%,導致矽谷銀行在債券投資上的虧損輕易超過了10%。面對如此巨大的非實現虧損,矽谷銀行為維持現金流,被迫賣出210億美元債券,造成18億美元的實際虧損。此外,還有1,300億美元的債券未賣出。當試圖填補財務缺口並公告財務虧損時,這一舉動引發存戶恐慌,導致短短兩天內420億美元被提領。2023年3月10日,美國監管機構關閉了矽谷銀行,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,成為美國金融史上第二大銀行倒閉事件。
矽谷銀行之路,資金何時,從好事變壞事?
矽谷銀行的案例展示了從一家600億美元的中型銀行迅速膨脹至2,100億美元的中大型銀行規模。這種增長,在管理人員眼中或許是輝煌的成功,但卻也成為了「福禍相倚」的例證。由於新冠肺炎期間湧進來的大批資金,銀行必須找到投資的去處,銀行將存戶資金,移動到銀行的投資組合,而這個資金的移動,也就是「資產配置的新布局」的投資決策,這導致了一系列不周延的投資策略,特別是在對資產屬性的了解不夠深入。
公債非萬全,矽谷銀行案例為鑑,證明資產配置至關重要
公債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投資,但前提是投資者在公債到期前不會被迫賣出。然而,矽谷銀行除了忽視了公債可能會有顯著價格波動的事實,還低估了利率變動對公債價格的影響。2022年美國中央銀行的暴力升息導致公債價格劇烈波動,給投資者和矽谷銀行自身帶來了巨大的虧損。矽谷銀行近1,600億美元資產中,有1,000億美元投資於公債,這導致數十億美元的潛在虧損。最終,銀行面臨存戶擠兌和流動性問題,短短幾天內遭到420億美元的資金提領,導致其在三天後被監管機構接管。本文取自《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: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