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佛商學院最振奮人心的一堂人生經營課!教你如何為自己的選擇勇往直前?

照片取自Burst。

我在研究並接觸創業者時,將研究設計為基本指導方針,藉此討論他們創業時遇到的挑戰。這些建議也能應用到人生中的其他面向。首先談論的是如何擺脫讓我們無法做出改變的枷鎖,接著提出經驗典範,談談如何利用有效的方式抒發熱情,而不至於太急切行事。

掙脫形形色色的枷鎖

有些枷鎖顯而易見,因此也不難對付,但是有些最重大的枷鎖就不一樣了,例如,醞釀改變時,預期經濟狀況中會出現的挑戰較簡單,而預期心理上面臨的挑戰則較困難。心理枷鎖通常比較難纏,因為較難注意到(或承認它的存在),而且明確的解決辦法較少。不過,面對這兩種類型的枷鎖時,人們往往未能拿出足夠的意志力來對抗,就像第一章提及的拉奧和卡洛琳,到最後就為時已晚。創辦人的最佳做法建議,採用積極的方式盡快自我鬆綁,不要被枷鎖套得越來越緊,才能減少或擺脫束縛。

降低個人的資金消耗

克莉絲緹娜取得企管碩士學位後,接下紐約一家顧問公司的工作。她在就讀研究所前,曾在一個非營利組織工作,並且收到相應的薪水,因此不難理解她把新職位當作好不容易能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。然而,她在我的課程中體認到卡洛琳的遺憾後,努力抗拒這種誘惑,她說:「我在投入顧問這一行時,就知道這只是暫時的職務,並不想要習慣這種生活型態。」經濟上的預備金讓克莉絲緹娜擁有安全感,也可以在想要時離職,挑選一份薪水較低的工作,因此她想盡辦法存錢。例如,雖然居住的曼哈頓房價高,但是她限制自己住在月租一千三百五十美元的小公寓裡。她很努力避免背負更多的債務,同時發揮創意來實行低成本的生活,像是參加宴會,或在約會時讓對方請客。

克莉絲緹娜率先關注的是積極管控學貸。費城聯邦儲備銀行(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)研究顯示,有前景的創業者會因為債款所累,欠缺緩衝資金來開創企業。在一個郵政區域中,把學貸增加一個標準差,就會導致有一到五位員工的新生企業數量減少四分之一1。如果把這一點轉換到日常生活裡,表示債務會成為真正的枷鎖。克莉絲緹娜畢業後,盡可能地償還貸款,她不像一些同學把簽約金花在旅遊或裝潢公寓,而是用來償還學貸。兩年後,她和夥伴共同創辦服飾公司時,行動更為積極。她說:「另一位創辦人告訴我,在創立公司後,就沒有繼續償還學貸。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,如果我們的新創公司成功,額外多一、兩年的利息也沒關係;但要是失敗了,要多付出的資金就表示我們要傾盡全力了。」不過,克莉絲緹娜還是在可以做到的範圍內盡量努力清償學貸,直到公司推動前的四個月,她依舊償還每月最低還貸金額的三到四倍費用。

克莉絲緹娜無論在顧問公司或創辦公司時都很努力,為什麼還要採取這種做法?把開銷一次又一次提高後,一般人很快就會適應了,然後在不知不覺中被銬上金手銬。克莉絲緹娜同時注意開銷、償還學貸,並且積極儲蓄,讓她在讀完碩士後的花費不會比就讀碩士前來得高,因而擁有決定未來的自由。每走一步,她都會詢問自己這一次花錢帶來的舒適感,值得因此付出未來要受到局限的代價嗎?

等到要辭去顧問工作, 開始創辦公司的時刻來臨時, 克莉絲緹娜說:「 我離開月租一千三百五十美元的公寓,搬到曼哈頓上西部的一張長椅上,於是每個月只花四百美元。」克莉絲緹娜每晚都要收疊好長椅,把衣服收進書架、把鞋子藏進廚房櫃子,湮滅她待在起居室的痕跡。她說:「我在擔任顧問期間累積最大航空獎勵里程數,能用來支付我和夥伴在創業第一年的旅遊開銷。」

克莉絲緹娜也意識到創業者在投入新事業時,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收入減少。為了避免資金週轉問題,她提早以創辦人的姿態來生活,當她沒有取用宴會或約會的食物時,「每天只在餐費上花五美元,以紐約物價來說,這只能買到一杯咖啡和一份中東炸鷹嘴豆丸子。」

衡量自身能力決定開銷萊恩.布羅伊爾斯(Ryan Broyles)的薪資遠高於克莉絲緹娜,但是他也為了避免後顧之憂而採取類似的做法。布羅伊爾斯是國家美式足球聯盟(National Football League, NFL)的球員,他拒絕像同儕一樣過著揮霍的生活,把每年生活費控制在六萬美元內,而他實際上的薪資高出十倍2。他之所以會這麼做,是因為看過資料,知道美式足球聯盟球員職涯有多麼短暫,而且依照個人經驗,他如果再受傷一次就會失去這份薪水(最強烈的動機常來自於自己慘跌一跤所學到的第一手教訓,而布羅伊爾斯過去便有受傷的經歷)。而用二手取得的職涯數據來加強動機,就可以免受一些苦。

在薪資優渥、資源豐富的情況下,拿出自制力很不容易。不過,就像布羅伊爾斯和克莉絲緹娜一樣,傑出的創辦人能抗拒要他們購買能負擔最好房屋的社會壓力,會繼續租屋或買下就薪資水準而言較普通的房子,並且設定每月自動轉帳到儲蓄帳戶來維持勤儉。擁有儲蓄並維持低資金消耗率,創辦人較能延續新創公司的營運,並讓自己和家人安心,知道就算創業花費的時間與費用都是預期的雙倍,還是不至於變成窮光蛋。越早實行這些做法越好,因為如果身上的枷鎖越套越緊,會比一開始就避免套上枷鎖還來得困難(要是卡洛琳當初先設想每月存款後,再來看房子就好了!)。就算你還不清楚事業發展的下一步,同樣需要控制開銷、清償債務,這樣才有機會接下較低薪資的夢想工作,或是重回校園進修。

有些具體的做法,能讓你擺脫各式各樣的財務限制,以免不能追求自己感興趣的事,尤其當那是會讓你轉換到較低薪的工作,或是需要拿出資金投資(或是兩者都要)時。留意生活中有哪些會大幅改變個人資金消耗率的情況,例如,出社會或接任較高的職位。切記一旦習慣奢靡的生活,要回到學生時期的資金消耗率就會比維持現狀還困難。計算看看有多少額外的錢能進帳,並存入經紀商自動投資帳戶,讓這筆金額(或其中一大部分)能自動轉進投資帳戶裡。盡可能把錢存起來,而不要花掉,可以從雇主在你畢業前支付的簽約金做起。

在參與我工作坊的創辦人中,有三九%的人表示為了要過渡到新創生活,積極減少開銷,因此能多儲蓄應急資金投資新創公司。另外,一一%的人在推動公司前搬入較小的房子或公寓住宅。事實上,說到金融債務,多數人的貸款是用在房屋上,不要硬買你能負擔的最好房子,而要有所節制。如果你知道要付出的不只是金錢,還有未來的自由,就比較不敢欠下高額房貸了。

衡量自身能力來決定開銷有兩個好處:一是你會避免因為高消費生活而被套牢;二是你能存下應急資金,需要時能在時間和金錢上更有餘裕地探索或進行改變(或是至少不用像早年生活那樣節制,能讓你退休時過得更舒適)。你能用較低成本的投資,取得可能很寶貴的選擇自由。

擺脫心理枷鎖

無論金錢力量有多大,心中的枷鎖才是真正不容忽視的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要進行的改變涉及遷居,可能會失去鄰近親友的好處,或是要遠離提供社會支持的宗教或市民機構;如果你要自立門戶,可能會失去原有的地位或管理職位,也會失去知道每天該做什麼能帶來的安心感;在所處的新環境裡,可能不看重你原本的專業知識;或是你可能遇到缺乏產業相關資源的問題,像是和潛在企業夥伴或廠商的聯繫。在家庭方面,則有可能面臨配偶或家人的反對。

創業者每天都會遇到這些問題。例如,安德莉亞是住在丹佛的年輕人,她喜愛滑雪與電腦工程師的工作,也很高興工作地點鄰近住家。然而,某天她產生行動廣告方面的創業構想,但是擔心要辭去工作才能專心投入。她也希望能搬到新創重鎮的矽谷,以取得融資和人才。可是一想到要經歷這麼大的轉變,不免陷入猶豫。她對我的研究助理說道:「搬家會讓我遠離原本在身邊的家人,過去十年間,我在就讀科羅拉多大學(University of Colorado)和在丹佛工作時,建立許多人際關係。就算知道新構想很棒,不過要到另一個地方重新開始,就像是要放棄這個階段的生活!」

我們在衡量新的投入機會時,常常只看見改變帶來的壞處,好比低薪、低名氣、低位階等,我們應該多關注可獲得的效益,而不是糾結於會失去的事物。另外,也要退一步思考,自認為失去的事物可能只是個人的想法,要詢問這是否符合現實,像是顧及當前雇主帶給你的名聲,是不是讓你無法轉換到位階較低但能有更大影響力的職位?

我也曾受到這一點束縛,當初有機會離開哈佛商學院,到另一所學校擔任影響力更大的職位。我在哈佛待了近二十年,了解許多同事身上的紅手銬,讓他們難以抽身。回想自己班上課程和研究引發的啟示,以及籌劃撰寫本書的過程,讓我看清楚這些枷鎖,並考慮轉職。就算如此,我當時也必須逐步改變自己的身分認同和心態,仔細考量其他選擇。

譬如,在正式離開哈佛前,我尋找在其他大學教書的機會,並以客座教授身分到三所學校任教。我提早一年放棄在哈佛的辦公室,也棄而不用原本習慣的電子信箱noam@hbs.edu,還有就算是改用簽名檔這種小事,也能幫助我掙脫枷鎖,脫離在這所學校的身分。我開始減少提及在哈佛的職務,多強調在他校的客座教授職務。

我也開始較不在意這所商學院的排名,更重視在新學校會有的影響力。比起身為哈佛商學院兩百多位教授的一員,我是一位國家首座新中心的創辦主任,或是一群工程教授中首位商學院出身的學者,負責開設全新創業課程。我學習欣賞更重視創新精神與合作的文化,而不是過去更像穀倉* 的封閉地方。

另外,也很重要的是,我在開始向創業群眾演說的過程中,收到一次報酬優渥的邀約。我一直認為對方會邀請自己演說,是因為我和哈佛的關係。雖然心知這可能會讓我失去機會,卻還是認為應該說明清楚,於是告訴對方應該邀請其他還在哈佛的同事演講。結果對方回應:無論你是否繼續在哈佛任教,我們想邀約的是你。這讓我知道自己不再需要哈佛的背書,或是說其實以前根本不用這麼在意這點。無論對內、對外,哈佛很會說服大眾,它就是學術的完美化身,但是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我更適合另覓他處。

本文選自《十年後,你想成為怎樣的自己?》,諾姆.華瑟曼(Noam Wasserman)著,商周出版

精選文章:

近期文章:

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