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數人認為做決定不容易,有人甚至覺得做決定難如登天。認識我的人都知道,有時我會為了一個簡單至極的決定陷入存在危機,複雜的決定就更不用說了。我有時並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,所以要做出明確的選擇時,就會顯得猶疑不定。在這方面我並不孤單,我參加的「酗酒者成年子女」群組中,有一個人形容得非常貼切:「我知道有『穩定』這項東西,我搖搖晃晃經過時看到了。」
我學到幾個有助於做決定的策略:如果我們認為決定有正確和錯誤之分,而我們不知道哪個是對、哪個是錯,那麼我們就會非常痛苦。如果假定任一選擇都可以,整個問題就簡單多了。沒有什麼是完美的,所以不妨放鬆一點。波斯詩人魯米(Rumi)說過:「生活吧,就像一切都對你有利一樣。」當我們相信這個世界,期待著圓滿的結果而不是災難時,事情會變得非常美好。
如果你想要一個聰明又溫和的解決辦法,那就運用你最聰明又溫和的能量。你的行動是出於愛還是出於恐懼呢?誕生於消極的解決辦法很少會是最棒的,所以請鎖定你的創意趣味能量,不要收聽「恐懼之邦」的廣播。有時候不做決定也是件好事,沒必要與問題搏鬥到底,就任由它去吧,看看會有什麼變化。假以時日,這個世界一定會想出解決辦法的。順其自然需要耐心,但如果情況不明朗,我們甚至得不到完整的資訊。此時,讓手離開方向盤可能是一種明智的策略,至少從比喻上來說。就像我的禪學老師所說的,事情顯得相當緊急時,當下什麼都不要做。道家哲學主張順勢而為能成大事,這有賴於你能信任潮流的方向。同樣的道理,如果你相信世界對你有利,也許你就會對來臨的一切感到高興。
感到壓力時,躺下休息很好,喝杯茶、冥想一下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長時間散步非常棒。別在瑣碎的決定上浪費太多時間,面對真正重要的決定,享受寬裕的奢侈,讓自己來回擺動,直到清晰的想法浮現。抵制急於將事情一刀切成「是」或「不是」的衝動,避免模糊所導致的脆弱。「不知道」也是很好的答案,學會與不確定性相處,你會更輕鬆自在。
太多選擇會讓事情顯得複雜、令人感到迷惑,因此,如果可以,將選擇縮減到兩個。相信你的直覺,當你傾聽直覺、內心和常識時,清晰的答案通常就會浮現。如果直覺的答案不夠明顯,運用你的理性思考,問幾個能以「是」或「不是」回答的問題,例如:這是否符合我最深層的價值觀?是否舒適和安全?有時選擇最簡單和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好的。一旦做了決定,就要堅定地去執行,繼續向前不回頭。除非你被迫做某些不適合的事,那麼改變心意沒關係。假如有時間思考,認為這個決定並不適合你,那就改變心意吧。牢記一句土耳其諺語:不管你走錯了多遠的路,最後都要回頭。
另一方面,盡可能不要動不動就改變主意,因為焦慮和困惑只會帶來更多的焦慮和困惑。「買方悔恨」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,買了一件貴重的物品後,立即陷入焦慮懊悔之中,這種事常有,是人之常情。思想宛如一陣旋風,但它也可以是一個寧靜的地方至少有些時候如此。請記住,無論你做什麼,都不可能完美,追求「夠好」就好──了。
善待自己,就像應付一個需要零食和犒賞的淘氣小孩。看看窗外,因為鳥兒、雲朵、天空和葉子都還在,這一天就值得細細品味,大部分的煩惱都是自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