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每個人都和我一樣

或許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容易,但有些人會對「人際關係」這個主題格外地無所適從。人際關係是一生的課題,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抱有大大小小的煩惱。特別是對他人拋出的信號特別敏感的人,或是無法以健康方式消化外部刺激的人,經常會在人際關係方面陷入困境。
我在不久之前才發現,自己對於一些細小的刺激也會反應敏感,甚至錯誤接收到對方根本沒有傳出的信號。在聲音、資訊與刺激如此龐雜的世界裡,其他人也應該和我一樣疲勞才對,為什麼大家都能泰然自若呢?面對人際關係,每當警報響起時,我就會過度沉浸在當時的情境裡,直覺地認為兩方一定有一方是錯的,一味地責怪他人或自我。
近來韓國很流行 MBTI 性格測驗,意外地在人際關係上有很大的幫助。這項測驗是以四大指標(外向-內向、實感-直覺、情感-思考、判斷-感知)互相組合,將人們的性格分為十六種類型。在看完每一種類型的分析後,我發現人們的性格天差地別,甚至有些人的好意,對別人來說竟是一種侵犯。而且,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內向,有些人特別喜歡和陌生人見面;他人的忠告,不如想像般枯燥或冷漠;某些人的嘮叨,也不代表指責或輕視,而是一種關愛的表現。換言之,我所接收到的信號,很可能與對方的意圖截然不同。
現在的我,仍不時會聽到警鈴作響,難以避免立即的情感反應。但是,如今我在被情緒淹沒之前,會先經過一個緩衝階段,試著去思考站在面前的這個人,性格和思維很可能與我大相逕庭。或許,我所感受到的尖銳言語,就對方的角度來看其實沒有承載任何情感,所以我完全沒有必要因此受傷或心情不好。每當夜深人靜,躺在床上回想起當天令人鬱悶的場面時,我會在鑽牛角尖尋找某些隱藏的意思或情緒之前,先試著告訴自己:那些話或許並非和想像中一樣處處帶刺。
不是每個人都對情感的刺激異常敏銳,假如可以用這樣的心態去理解自我和他人,就能大幅降低耿耿於懷的情況。即使曾在無意間受過傷,只要重新思考過一遍,通常也能雲淡風輕地放下。當然,對於那些經常觸發警鈴的人,我也不會給予無限的包容與理解,更不會勉強把他們留在身邊。總而言之,自行消化過度刺激所帶來的痛苦,是人際關係裡不可或缺的突破口。本文取自《 找到了,不必努力讓人喜愛的我:40 則插圖日誌×40 則心靈諮商,活得越來越輕鬆!》,大好書屋出版,作者:金志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