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首富李嘉誠的用人哲學:「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幫襯你。」

廣納人才

人才是企業發展之本,而凝聚人心又是收攏人才之道。李嘉誠既有西方現代企業經營的理念,又有源於東方文化的長者之風。他既始終關懷當年與自己共同奮鬥的老員工,又不拘一格起用新秀,洋為中用,結交智囊。

長江實業集團創辦人李嘉誠。照片取自李嘉誠基金會

厚待元老重臣

一個家族企業要長久地發展下去,很重要的一點是在用人問題上必須採取開放政策,不同時期、不同行業使用不同的人才。

「造物之前先造人才」,這是許多企業家的共識。李嘉誠深諳此理,始終以廣納人才作為自己的經商方略,任人唯賢、不拘一格,確保其團隊的強大整合力和協同作戰能力。

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,除了人們津津樂道的「超人之術」外,還得助於他的「用人之道」。

長江塑膠廠初創時,發展格外艱難,李嘉誠和員工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。然而,李嘉誠的創業信念是堅定的,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止他。他身體力行,和員工一起幹髒活累活,毫無老闆架子。廠裡忙的時候,他親自安裝機器、設計圖紙、生產製品;需要跑業務的時候,他便走街串巷,親自出去採購原料或推銷廠裡的產品。此時,他需要的正是像他那樣能夠腳踏實地、埋頭苦幹的人才。

上海人盛頌聲、潮州人周千和正是李嘉誠所需要的人才,他們二人對長江塑膠廠忠心耿耿,兢兢業業地為之付出。二十世紀五○年代初,盛頌聲、周千和就開始追隨李嘉誠左右。盛頌聲思維活躍、聰明靈活,主管生產;周千和性格沉穩、嚴謹認真,負責打理財務。李嘉誠事業的發展壯大和他們二人的貢獻密不可分,可以說,沒有他們,便沒有發展如此迅速的長實集團。

盛、週二人多年來和李嘉誠患難與共,彼此間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感情。無論是在人品還是能力方面,李嘉誠對他們都是十二分的信任。一九八○年,盛頌聲擔任長實的董事、副總經理;一九八五年,周千和在李嘉誠的提拔下,成為長實的董事、副總經理。有人認為,李嘉誠這樣做是為了給兩位老臣一些精神安慰。其實,身居要職的盛頌聲、周千和二人身上的擔子並不輕,長實的地產業務由盛頌聲負責,股票買賣由周千和負責。這兩項業務可以說是長實集團的命脈,如果他們沒有什麼能力,李嘉誠絕對不會將他們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。他們二人是長實集團勞苦功高的無勳功臣。

李嘉誠是一個重感情的商人,這對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。因為創業是艱難的,如果沒有榮辱與共、風雨同舟的共識,一般人很容易見異思遷。如何讓員工與自己達成這種共識呢? 毫無疑問,只有對員工投以感情。

李嘉誠一向寧虧自己,也不虧員工。長實的發展有起有落,卻鮮有跳槽者,這不能不說是李嘉誠用人的成功。以身作則是李嘉誠在員工面前樹立的最好形象,也正因為他的以身作則,使得員工願意跟著他一同吃苦。

周千和回憶當初的創業經歷時說:「那時候,大家的薪資都不高,才百來港紙(港元),條件之艱苦,不是現在的年輕人所能想像的。李先生跟我們一樣埋頭搏命做,大家都沒什麼話說。有人會講,李先生是老闆,他是為自己苦做—抵(值得),打工的就不抵。話不可這麼講,李先生寧可自己少得利,也要照顧大家的利益,他把我們當自家人。」

盛頌聲在一九八○年談到長實成功的原因時說:「這主要是靠李嘉誠先生的決策和長江實業同仁上下齊心的苦幹。李先生每天總是八點多到辦公室,過了下班時間仍在做事,公司同仁也都如此,這就使長江實業成為一家最有衝勁的公司。事業有成之後,李先生又儘量寬厚待人,使和他合作過的個人或集團,全都賺得盆滿缽滿。這便奠定長江實業今後做更大發展的基礎。」

兢兢業業工作是一家公司興旺的基礎,而與合作者利益共用,更是李嘉誠一貫的準則。李嘉誠很念舊情,對曾有功於長實者都以恩相報。他留人先留心,因此才有了後來人才濟濟、高人滿堂的大好局面。

李嘉誠曾說:「只有博大的胸襟,自己才不會那麼驕傲,不會認為自己樣樣出眾。承認其他人的長處,得到其他人的幫助,這便是古人所說的『有容乃大』的道理。」

一九八五年,盛頌聲因移民加拿大,脫離長實。李嘉誠舉行盛大的宴會,親自為他餞行,盛氏十分感動。周千和則始終如一地為長實服務,後來他的兒子也加入長實,成為長實的骨幹。

李嘉誠說過:「假如今日沒有那麼多的人替我辦事,就算我有三頭六臂,也沒有辦法應付那麼多的事情。所以,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幫襯你,樂意跟著你工作,這就是我的處世哲學。」李嘉誠說得很實在,事實也是如此。

本文取自《唯誠 – 李嘉誠全傳:從塑膠花到地產大王,李嘉誠50年的致富之道》。

精選文章:

近期文章:

相關文章: